妈妈抱着宝宝遛弯,宝宝手里拿着好吃的。
某熟人走过,看见孩子可爱,于是走过来逗一句:“吃什么呢?给我吃一口呗!”
要是给了,就夸一句“真大方,好乖”;
要是不给,就半开玩笑地说:“小孩子护食可不行,太小气了!”
这样的经历,大概每个孩子小时候都经历过。
可是这样就可以从小教会他“分享”吗?
“分享”的本质是什么?
心理学家认为,分享与合作、助人等行为一样,同属于利他主义的亲社会行为。利他行为,通俗地讲,就是孩子能够从他人角度考虑,并付诸行动,使他人获利的行为。
分享,应该是自愿自发地,希望与别人一起享有某些利益,并且从中得到快乐的行为。
孩子在两岁之前,思维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,把自己的需要当做出发点,这时的“自私”是无可厚非的天性。所以,这时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将把东西“让出去”和感受“分享”的乐趣联系到一起。
孩子会不会把手里的东西给你,并不意味着你是否“有面子”或者孩子懂不懂“分享”,而是取决于在孩子眼里这样东西的重要程度。
用“问孩子要东西”的方式,教会孩子“分享”,根本是不可能的,只会为孩子成长埋下隐患。
那么,教导孩子学会“分享”的正确方式究竟是什么呢?
① 利用婴儿特有的“秩序意识”,把分享变成生活的常态内容。
从婴儿时期,孩子就对事情进行的“先”“后”,物品摆放的位置等等有明确的“秩序意识”,对破坏“秩序”的行为非常敏感。那就好好“利用”这一点吧!
全家一起分水果零食的时候,不要把最好的先拿给孩子,而是让他来主持“分”的工作,每个人分一个,先给奶奶爷爷,再给爸爸妈妈、姑姑伯伯,最后给自己。这样能帮助孩子形成“分享”的意识,把这样做看成是理所应当的,避免在吃东西时霸道地独占。
②在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,多使用“情感解释”的方式。
那些更具有同情心的幼儿,他们的母亲极少使用斥责或者惩罚等强制手段教育孩子,更多的时候会使用“情感解释”的教养策略。
比如,孩子和伙伴发生争执时,如果我们这样说:“你看,你把他弄哭了,你推了他,他摔的很疼。”这样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与同伴悲伤之间的关系,培养孩子的同理心。
③ 树立榜样,强化行为示范。
美国儿童关爱与教育组织专家劳拉?奥尔森表示,身教重于言教,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大。因此,为孩子做出“分享示范”。
比如,吃三明治的时候,问问孩子“你要吃一块吗?”父母做其他事情时候,也应注意让孩子观察到父母在“分享”。
④当孩子做出“分享”“合作”“助人”等利他性质的行为时,适时给予肯定鼓励。
鼓励一定不能是物质奖励,否则等孩子长大,钱有可能会成为孩子的衡量标准,那么用什么最有效果呢?微笑、拥抱、口头赞扬,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认可的爱,这些都是有力的正面强化。
孕福药业提醒注意:不要强迫孩子分享!
育儿专家米歇尔?拉罗维表示,与大人一样,小家伙也会有自己特别珍爱的玩具或图书,不要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。
告诉孩子,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,不要把自己珍爱的东西拿出来炫耀。